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医学影像中心(以下简称“影像中心”),是我校985支持下重点建设的科学研究及医学转化平台。中心成立于2013年1月,现有90 余人组成的国际化、多学科交叉的学术与工程研究团队,包括有3名教授,11位青年教师和科研骨干,以及80余名优秀的博士后、研究生和本科生。
影像中心建设有磁共振系统实验室、神经影像实验室、分子影像实验室、器官芯片实验室等,研究方向涵盖脑重大疾病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、分子影像、功能成像、磁共振导航介入、微流控技术、纳米药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图像处理等领域。中心承担有国家973、NSF重大研究计划、重点科学仪器、中科院、教育部以及企业合作等多项科研项目。目前,中心已安装两台磁共振成像系统、两台CT、两台超声设备,此外,中心将再安装一台介入磁共振成像系统、7T大孔径动物磁共振成像系统、以及多模态成像系统。其中,一台开放式0.35 T磁共振成像系统于2015年7月投入使用,专门用于磁共振引导微创介入治疗;一台GE Discovery MR750 3.0 T磁共振成像系统于2016年3月份投入使用,用于磁共振功能成像、磁共振成像方法、多核谱(19F,13C,23Na,31P)成像和分子影像等研究和临床转化工作。该系统和GE Innova 3100 血管造影机相连,两台机器同心共轴,以方便病人或被试在机器之间的快速转移,构成了一套完整的X-MRI系统,可用于心血管磁共振成像和介入。
此外,中心还配备有磁共振高压注射器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刺激仪、磁共振兼容的多通道EEG系统、磁共振人体生理监护仪、磁共振动物生理监护仪、动物和人体麻醉机,多台医学图像处理工作站、大数据服务器、射频网络分析仪、频谱仪和3D打印机等多种设备。
在对外合作方面,影像中心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、华盛顿大学医学院、哈佛大学MGH、PSU、北京301医院、协和医院、宣武医院、安徽医科大学和安徽中医药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大学医学院/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,与GE公司签订了高级用户协议,建立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和临床科研中心;与福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、美时医疗设备公司、硕金医疗设备公司建立了联合实验室,实现技术转化和临床应用。